咨询热线

020-38289070

管理+IT

管理+ITPEG咨询融合管理+IT,通过一系列整合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最本源的正向创新机制。

资产流失形势严峻 管理信息化向主流挺进

在我国,对资产特别是国资管理手段的缺失,一度造成国资流失达到相当惊人的程度。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由于国资管理不善,每年流失近千亿元!因此,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资产特别是国资管理越来越引起政府重视。

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已突破11万余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国有企业资产)76937.8亿元,占65%;非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41361.4亿元,占35%。

显而易见,一个巨大的资产管理需求突显出来。随之而来的是,由于资产管理地位的提高,资产管理软件市场也浮出水面,大有摆脱“附属地位”,向主流信息化市场挺进之趋势。

曾经只是一个核算模块

我国早期的信息化是从会计电算化开始的。因此,会计电算化成为了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实施信息工程的绝对主角。只是随着企业组织信息应用的深入,HR、CRM、SCM、CAD、OA、ERP等软件才逐渐加入到“信息大军”中来,与FM并驾齐驱。

而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资产管理信息化依然没能引起企业组织足够的重视。硬要说我国早期有资产管理软件的话,那它只能算一个核算模块——镶嵌在FM中的固定资产功能模块。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并不算资产管理,而只是对固定资产的统计核算而已。

事实上,固定资产管理与现代要求的资产管理还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其一,资产管理与固定资产管理分别隶属于资产管理和财务的固定资产管理两个不同的部门,其对应的管理范畴和管理对象不同。

其二,资产是单位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它包括企业形态的资产、公共产品形态的资产、货币形态的资产、资源形态的资产等几大类,范围大得多;而固定资产仅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范围显然要窄得多。

其三,固定资产管理主要是从财务核算的角度,从金额和折旧方面对单位的资产进行核算,但资产管理主要是对企业资产的日常运营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注重资产的全过程管理;也就是说,前者是静态的,而后者是动态的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企业组织资产的拥有量在不断增大,且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时期,对资产的管理如果仅仅依赖FM中的固定资产核算功能,显然远远不够,加之管理不重视以及手段的不科学,极易造成现实中的资产管理混乱状况。

资产流失的严峻现实

现实是严峻的,尤其是国有资产!

国资属于全体人民,政府是所有者的代表。但在实际管理国资时,由于资产被分割到政府的相关部门,以及中央、地方、企业的不同方面、不同层级,在资产的有效管理上显得责权不明,资产管理没有落实到相关部门、人员头上,大家都可以管,又都可以不管,以至资产管理闲散,有的资产甚至没有登记入册,造成一些单位和个人乘机侵吞国有资产。国资管理形成巨大黑洞。

在现有的国资运营上,由于不少企业仍然存在政企不分、职责不明的现象,因此不能有效承担国资保值的责任。而一些企业在资产的管理控制上,仍然采取传统的手工造册方法,造成因年代久远,使有些资产的历史记录遗失或破损,一些不良分子便有机可乘,采用不法手段,向国有法人转嫁亏损,掏空国有资产,注销国有企业,悬空国家产权与债权。

有人因此总结说:“国资流失不仅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也加剧了现代经济社会的腐败”。曾经就有这么一个事例,某国有企业的老总,利用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利用企业资产管理的漏洞,将企业没有历史记录的原材料、设备私自卖出,造成企业严重亏损。有些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工厂的职工居然把企业的原产品、半成品私自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易……国资管理如此无力,让人震撼!

让人震撼的远不止这些。2004年,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的审计报告,在我国迅速掀起一股“审计风暴”。报告揭示触目惊心:从长江堤防再现“豆腐渣”工程,到体育总局滥用奥委会1.31亿元资金,再到国家电力公司决策失误导致损失32.8亿元、国有资产流失45亿元……之后,审计署提交的“审计清单”再爆惊人黑洞:24个部门40多亿元糊涂账;788户企业漏税251亿元!

毫不夸张的说,对于国有资产比重相当大的中国,资产管理已经到了非常时期!

国家催熟了资产管理需求

因此,作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的国资,堵住流失黑洞已刻不容缓。针对国资流失严重的状况,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要建立建全国资管理、监督、营运机制。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又进一步提出国资要实行“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十六字方针,只有规范了国资管理,让国资透明化,才能减少甚至避免国资流失。

2003年3月24日,国务院正式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对授权监管的企业中的国资依法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国务院机构设置上,实现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资出资人职能的分开。而就在全社会热烈讨论如何防止国资流失之际,国资委《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和《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暂行办法》三个办法连续出台。

在2004年全国国资监管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提出,全国448个地级市要在2005年建成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国资委),形成省、市两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专门管理国有资产。

种种迹象表明:国家对整治国资流失的决心,我国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一个成熟的资产管理市场已经形成。

资产管理软件走向主流

如果国资委及其相关管理制度属国资护卫的第一种力量的话,那么,资产管理软件就是国资护卫的第二种力量。因为,只有采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才能够真正对国资进行科学化、透明化管理,才能彻底堵住国资流失的黑洞。

据了解,国内如江苏德力科怡、上海佳盟、广州盛祺等一些小软件公司已经将目光盯在了资产管理上,其表现出显著的行业特点。在国外,象CA、MRO等软件商从事资产管理系统开发要早一些,他们在上个世纪末进入中国,并已经培育了一定的市场。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这还不足以让资产管理软件进入主流,这一处在培育期的市场还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近来,这一市场正在露出一些变化的端睨:我国的主流软件厂商开始进入这一市场。走在最前面的是金算盘软件公司。04年金算盘开发出一款专门针对资产管理的软件,为企业组织资产的新增、变动、使用、转换等市场工作的流程化和规范化,提供信息共享平台。金盘算资产管理系统自推出之后,目前青岛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和潍坊市教委等已经开始投入使用。

引人关注的是,近来金蝶也在广州协同盛祺,专门针对资产管理市场作了一档宣传活动,已露出“司马昭之心”意欲进入资产管理市场。而就在上个月,金算盘再次推出B/S架构资产管理系统,并宣称开始深度涉入资产管理信息化市场。金算盘公司副总裁、政府软件事业部总经理毛华扬教授说:“我们的B/S架构的产品,应该说在国内是非常领先的,因此,我们对打赢这一市场充满信心。”

可以预见,随着这些主流软件厂商的相继涉入,资产管理软件市场必将硝烟四起。资产管理软件在信息工程中,也开始扮演主流角色。当然,竞争的加剧,必然会催生出更多优秀的资产管理软件,为资产特别是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保驾护航,从而使资产管理软件演变为国资透明管理、堵住国资流失黑洞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