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20-38289070

管理+IT

管理+ITPEG咨询融合管理+IT,通过一系列整合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最本源的正向创新机制。

2006年制造行业信息化建设综述

以增强中国制造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目标的制造业信息化的推进和发展,是2006年的重头戏。

2006年是经济全球化、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制造企业经营管理和产业合作的全球化和跨区域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带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向支持企业间协同、资源计划与制造执行协同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深入发展,IT系统和技术服务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启动“十一五”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启动年,也是实现未来15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起步年,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以增强中国制造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导目标的制造业信息化的推进和发展,是2006年的重头戏。

“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正式启动,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新的里程碑。同“十五”相比,“十一五”期间将更加强调科技对推动制造业的支撑作用; 将围绕制造业发展需求和制造强国的战略需求,以企业为主体,协同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发展。

“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工作的主体是“两甩”,即以“甩图纸”为标志的设计制造一体化、无纸化; 以“甩账表”为标志的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及经营管理业务集成应用。

从技术层面上讲,“甩图纸”是指应用以三维产品模型为核心,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分析仿真、工艺规划、数控加工以及质量检测的集成技术; “甩帐表”是指应用针对企业内部生产、销售、成本、采购等业务集成需求,开发以数字化综合资源模型为核心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集成技术。

除了“两甩”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工作重点还包括共性集成技术的研究、专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局的系统工程,对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整个行业影响深远。

可以看到,通过“两甩”工程的实施,将会极大带动国内三维软件产品的产业化以及ERP等管理软件的应用普及。另外,“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还将引导和推动行业应用的专业化软件开发,形成一批产品化和商品化的专业软件。

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自2000年以后,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加快,5年平均增速为18%。截止到2005年,中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5.8%,产值占工业的25%,出口占全国的14%,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关于加快重点装备制造领域发展若干意见》的出台、“十一五”规划的贯彻落实,加快重点装备制造领域发展作为国家意志得到进一步体现。国家对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加上全球制造业的产业转移的影响,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内在旺盛需求,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包括电力设备、机床、农业机械、纺织机械、重型机械、石油化工机械、船舶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铁路设备、重型卡车等子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

在未来的5~10年,装备制造业将是制造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由此产生的信息化需求也将随之急剧增长,将给制造业信息化带来新的增长点。

装备制造业的共同特点是产品工艺复杂、制造过程长、产品及物料品种规格多、分工协作度高。其信息流量和信息应用的侧重点与消费品制造业有很大差异,导致管理困难而复杂,故在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呈现出与消费品制造业不同的信息化需求,比如高度重视生产现场执行情况、关注产品信息化、依赖内外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等。

IT服务更加专业化

据调查,2004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中,软件与IT服务的投入比例为37%,2005年则升至38.3%。未来3年,制造业信息化IT投入中的软件和IT服务投入的比例将逐步上升; 2007年,两者投入所占的比例将达43%。在2006年,企业由于成本降低、维护条件限制、深化应用等因素,需要将全部或部分IT工作包给专业性公司完成,信息化领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专业IT服务商,软件供应商在发展渠道时,也大都加上了“服务合作伙伴”这一类别。专业的IT服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专业IT服务受到重视,标志着信息化进入了深化应用的阶段。特别是随着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涉及的业务范围包括了设计、管理、生产、决策、办公自动化等各个领域,这时企业就需要专业的咨询和深厚的技术实力来支撑。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性、复杂性,企业很难配备全面的专业人员从事自身的IT工作; 再加上节省软件服务年费、降低管理成本等需要,都拉动了专业IT服务的发展。未来的信息化发展中,将会有更多这样的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工又将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信息化向中高级应用水平跨越。

MES持续升温

在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是“执行”,填补生产现场底层控制和企业管理上层计划(ERP)之间空白的MES开始广受关注。在国家“十一五”的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改造制造业,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促进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库存和市场营销变革; 提高机电装备信息化水平,实现精准、高效生产; 推广集散控制、现场总线控制、敏捷制造等技术,强化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预警和控制”的实施路线。无论从政策导向上看,还是从各种统计数据来看,一直稳步发展的MES开始持续升温。

MES与ERP、自动化控制、CRM、SCM、PDM等系统充分集成,才能够使企业内部形成完整的闭合信息链,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充分发挥出信息化的协同作用。MES尤其适用于复杂制造业,例如机车、化工、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制药等行业,其中,装备制造业将是MES的主要应用群体。

本报观点

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前20年,信息化从无到有,注重信息化对行业和企业的覆盖,注重硬件产品的配备; 未来三年,将实现应用水平的提升,逐步达到“用信息技术整合、开发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对外部信息(市场)快速反应”的目的。由此推测,在未来的几年中,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无论是横向协同拓展,还是纵向深化应用,都将会有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