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言,家族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天然的利益共同体。在家族企业的股东、职工和用户“三角形”的利益结构中,股东和职工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没有代理人的那种特殊利益,使得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能够更多地关照其中长期利益,它可以在近期利益、直接利益方面做出许多牺牲,以便谋取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其家族成员甚至可以接受利润不分红而用于积累和发展。
一些非家族的小型企业,不是家族成员在管理,往往会因为利润分配而出现矛盾冲突。企业刚刚挣到一点儿钱,创业者之间就出现利益分歧和冲突,闹得不可开交而走向分裂。这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是很普遍的现象。非家族企业容易产生这样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在中小企业中表现得很清楚。
从这一点看,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家族控制比非家族控制具有更大的优势。事实证明,这在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中是一个重要优势。
第二,相互信任。所有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部人把队伍拉出去做与原企业同样的业务,反过来与原企业争夺市场,而且他们对原企业的业务路数、优劣所在都很熟悉,很快就成为最具威胁的对手,对企业的打击最大。
由于中国的法制还在健全之中,盗窃企业财产、拿走企业的钱可以判罪,但是把企业的业务和市场偷走或抢走,却很难治罪,特别是对于民营企业,法律的保护还很不够。这就导致中国至今还缺乏一种良性的企业环境。与假冒伪劣横行、欺诈层出不穷相对应,中小企业也很难找到可以信任的职业经理人,它们往往需要靠家族、亲情式管理的纽带来维系企业的稳定和管理团队的团结。
第三,吃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家族企业中,利益关系之上有着亲情的关系,不计报酬地吃苦耐劳,往往比非家族企业的员工要明显得多。就业市场形成的标志之一,是人们谈论薪酬不再有很多的犹豫和腼腆,非家族的大学毕业生一来,就会先谈第一年2000元的工资,第二年涨到3000,第三年涨到5000,如果不涨,就会到别的企业另谋高就。家族企业的人则可以在相当的时间里忍受低工资,忍受创业过程中的很多辛苦。
在中国法制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很难令人满意,这时,家族化的亲情式管理就有了很大的优势,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患难之际见真情,反过来,依靠亲情则患难与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中国宋代有岳家军,明代有戚家军,清代出现了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李鸿章率领的淮军,都是与帝国的皇家军队有所区别、依靠民众力量或地方力量,也依靠家族或好友的力量组织的军队,并且都以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能打仗而著称。它们不是严格意义的家族军队,号称“×家军”是因为与帝国军队有重大区别。例如湘军,在曾国藩率领下,有意识地效仿戚继光的那种“私人军队”式的治军模式,军中广泛发展同族或同乡的关系,其主帅曾氏兄弟之个人权威,以及由此而来的主帅家族成员或好友的影响力,都显而易见,帝国朝廷对他们的猜忌当然也由此有生。商场如战场,具有家族特点的关系纽带能够经受战争的考验,也同样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它的凝聚力量。台湾宏基企业创业时,七位创业伙伴为施振荣夫妇以及他们的五位好友。施振荣让妻子加入公司,是因为她有财务管理的专长,而公司草创之际,请不起管理财务的人,只有自己的妻子才可能任劳任怨,承担所有会计、出纳、总务,甚至要做清洁工。
这种情况发生在台湾的高技术企业界,正好表明了它的普遍性。
但是,家族化有种种的优势,毕竟也有其劣势。最重要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造成非家族成员离心离德。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即家族成员把持了企业的重要职位,造成非家族成员升迁无望,看不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前途,士气下降,单纯依靠薪酬难以维持凝聚力,离心倾向出现。
在中国历史上,满清是继蒙古人之后的又一次异族入主中原,落后民族征服了农耕文化的汉族。然而,满清在入关之前就注意向汉族学习,入主中原之后很快就收敛了屠杀之势,倡导满汉一家,成效卓著。满清是号称八旗的一个大家族,爱新觉罗氏族能够有此作为,堪称难能可贵。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南中国,北方农民军队也在配合,而满清在危急之际,咸丰、慈禧以及恭亲王等人有意识地倚重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方汉族官僚实力派,居然没有重蹈历代王朝在大规模农民起义打击下灭亡的覆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王朝的中兴。有清一代,奠定了中华民族及其疆土的大致模样,满汉一家的理念和实践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对于家族企业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家族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就要为非家族成员提供发展的空间,否则,以家族之力,难以承担企业发展的重责大任,难以支撑企业的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
其二,“王子”抢班夺权。在家族企业中,非家族成员往往谨慎行事,要对企业高层提出批评,就更是慎之又慎,相比之下,家族成员则敢说敢干也敢于负责,这样,只要进入家族化的轨道,就会急剧地向家族化发展,家族成员崭露头角的机会大大高于非家族成员。在这种局面之下,如同帝王的最大危险往往来自王子一样,对企业最高领导人权力的威胁往往来自自己的家族,他们更敢于当面顶撞,也更敢于阳奉阴违、消极怠工,甚至抢班夺权,造成企业的内乱。在管理非职业化的家族企业,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