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20-38289070

管理+IT

管理+ITPEG咨询融合管理+IT,通过一系列整合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最本源的正向创新机制。

中国企业期待“软重生”

  2008中国CEO年会:为转型插上思想的翅膀

  2008年9月19日至20日,《经理人》独家主办的第二届中国CEO年会在北京好苑建国酒店隆重举行,年会主题为“开放创新驱动力—企业转型生死之战”。

  《大趋势》一书作者约翰•奈斯比特、日本管理大师河田信、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等众多中外管理大师,与来自东软集团、西门子、英特尔、壳牌等数十位顶级企业CEO,以及300余位中国企业领导人,围绕企业创新与转型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激烈交锋。这些重要思想,汇成了企业软重生的两种重要方式—“生死转型”与“创新驱动”。

  2007年11月,首届中国CEO年会在北京、深圳两地举行,全球商业定位大师杰克•特劳特、动态竞争理论创建人陈明哲等,围绕“商业模式创新”等话题,激辩中国著名CEO。

  2008年,《经理人》坚守首届年会的“大师路线”,邀请到更多的世界级管理大师,为中国企业跨越当前困境,提供了强有力的商业思想武器!

  中国企业期待“软重生”

  季晓南:创新是企业核心动力

  创新是一项包含多方面内容的深刻变革,是一个企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的生命源泉和核心动力。今年以来,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着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要克服经营困难,最根本的一点是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在当前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中央企业生产经营依然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今年1~7月份,中央企业累计实现收入68260亿元,同比增长26.8%;累计实现利润5024.7亿元,剔出因政治性因素而受到影响的石油、石化、电力等企业,同比增长21.1%。基本上实现了速度与效率的同步增长。

  央企能够取得如此喜人的业绩,极为重要的一点在于不断变革创新。创新需要胆识、需要智慧、需要积累、也需要条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企业不懈追求,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国务院国有大企业监督委员会主席季晓南在“2008年中国CEO年会”开幕式上致词摘要)

  于绍文:硬扩张是条死路

  2008年中国企业正遭遇群体性的生存危机。处于水深火热的企业CEO在急切叩问:第一问,我的企业能否活下去?第二问,我的企业在这次危机中能否成为赢家?第三问,我能否在这次危机中实现职业生涯的突围?

  30年来,中国企业大多走的是一条硬扩张的道路,也就是为了追求规模,低成本人力投入,大量地浪费资源以及破坏环境。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死路。我们死里逃生的通路在哪里?《经理人》杂志认为,我们要做全面、开放式的创新,包括商业模式、战略、人才、资本、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等,并把它叫做“软重生”。

  浴火重生,“剩”者为王。经过这次“浩劫”,能活下来的企业和CEO就是王者,而且未来世界级的伟大企业、伟大CEO就将产生于其中!

  凤凰从哪里来的?凤凰是“烧”出来的!谁是凤凰?烧不死的麻雀就是凤凰!

  (经理人杂志社社长于绍文在“2008年中国CEO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词摘要)

  杨俊杰:创新、转型跨越“生死门”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企业也出现了企业倒闭潮。能否成功实现创新和转型已经成为企业跨越“生死门”的关键。这也是今年年会主题定为“开放创新驱动力—企业转型生死之战”的原因。创新代表着未来的竞争力和未来的生存能力,这是企业竞争的要义。

  有很多数据都表明,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比如在研发投入、技术对外依赖度、专利的申请量等方面。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在创新方面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也注意到,中国正在兴起一股新的商业力量,创新已经成为他们“赢向未来”的基因,这股力量将成为未来世界商业的领导者,他们就是创新型公司。

  在《经理人》2008年度中国最具创新力公司TOP30排名中,我们发现到华为、百度、联想等一大批创新企业,它们是先锋和楷模,创新已经成为了它们“赢向未来”的基因。

  (《经理人》杂志总编辑杨俊杰在“2008年中国CEO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词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