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20-38289070

管理+IT

管理+ITPEG咨询融合管理+IT,通过一系列整合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最本源的正向创新机制。

两化融合物流信息化的关键之战

201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1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而物流管理费用领先型的19%的增长速度反映了当前我国企业的物流结构比较分散,没有发挥出应有资源配置的规模优势,信息化手段比较原始。中国物流与供应链软件领导厂商博科资讯日前发布报告显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与物流管理软件的全面实施,在物流行业与信息服务相互作用下,“十二五”期间,中国物流供应链专业软件市场未来保持高速增长,到2012年,增长率将达到最高23.4%。

加速两化融合,物流是关键

博科资讯总裁沈国康先生指出,传统的储运功能和硬件设施优势已逐渐让位于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资源整合能力,具备现代物流组织管理和实现内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将成为竞争的取胜者。目前我国企业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物流管理软件多数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自动化水平低的现实也影响了物流信息与管理信息的有效结合。

“如果我们不尽快的转方式调结构,我们会丧失新一轮的发展趋势”,原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如是说,“两化与深度融合,这是一个有效途径。我们两化融合已经走了将近十年了,现在提出来要深度融合,在已有的基础之上从单项运用向多项运用综合集成。从单一的企业到产业链,一个行业两化融合,从工业,行业向相关行业,比如说物流,交通去发展,形成一个全行业覆盖,全面流程渗透,全方位推进的两化融合。”

双管齐下,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为保证物流各环节的合理和物流过程的迅速、畅通,需要借助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并创造一定的基本条件,这就是对物流过程的优化管理。可先在物流过程中的各个单项活动范围内进行,例如运输环节的最优运输计划;库存管理的合理库存定额;对配送作业的最佳配送路线和配送比例,进而可发展到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模拟,采用最有效的数量分析来组织物流系统,使之合理化。

库存管理已经不是物流管理重要环节,取而代之的是运输管理,这是企业的快速化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联邦快递到UPS等物流巨头的先进物流实践中看出,运输比例增高的确反映了物流发展趋势。而我国运输成本的比例较低,仓储保管成本比例较高,说明物流运输平均速度没有大幅度提高,仍然是原始的物流操作模式。

在大力发展物流现代化的同时,除了会提供更优质的物流服务,还会注意成本的边际效用,在保持GDP稳定增长的同时不断降低物流费用的构成比。减少库存成本是降低物流费用的主要来源。减少库存成本就是要加快资金周转、压缩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因此,发展现代物流就是要把目标锁定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水平上面。美国10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降低1%的成本,就相当于多产生1000亿美元的效益。我国1万亿美元经济规模,降低1%的物流成本,就等于增长了100亿美元的效益。业界普遍认为我国物流成本下降的空间应该在10个百分点或更多,显然这是一笔巨大的利润源泉。

物流信息化的两种解决思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恽绵先生认为,目前物流行业有两类企业,一类是专为大众提供物流服务的社会物流企业,比如快递公司,他们的需求是快而准;而另一类是为李宁服装、通用电器等企业服务的物流企业,由于上游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系统、业务流程的多变性,导致了为之服务的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也必须实时与之更好对接,这样的背景下,物流企业对IT企业的“依赖性”、“黏性”就更大了。

报告在线编辑部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