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供应链成本控制,除了运费和劳力之外,还要求加快资金和商品的周转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市场的快速反应者。而作为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无论制造业、商贸业还是物流企业本身,想要具备这种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就必须由信息化系统作为支撑。也因此,信息化自主正成为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新趋势。
“对于供应链节点企业,特别是物流企业来说,是否能够实现信息化自主,或者说信息化自主水平的高低,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考核标准。”博科资讯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说。这位中国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行业的领袖人物,同时也是“我的信息化我做主”自主软件的缔造者,对中国物流供应链管理市场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个性化驱动变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社会进入了以变为主的时代,商业环境的瞬息万变激发了企业对于信息化自主的狂热追求。而同时,个性需求往往代表着品质高、批量小,企业也将因此而付出更高的成本,这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给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首当其冲就是物流业。近年来,在B2B、B2C等电子商务的推动下,物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但与此同时,竞争也变得更为惨烈。
沈国康敏锐地洞察到物流供应链市场的变化:一方面,信息化使变化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又加剧了变化的进程。
他介绍说,首先是价值链的延伸,包括业务的延伸。如原来做国际采购的企业,现在通过互联网,可以将服务链条延伸至供应链的更多环节,提供从代理采购,到报关报检、仓储运输、配送等的全程供应链服务,这就使得物流企业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其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制造企业将物流业务整体外包给第三方后,依然可以监管整个物流的状态,实现动态监管的目的。再次是大型制造企业不仅关心产品本身,更关心服务,包括交货周期、售后服务等一系列问题,这给物流企业拓展服务范畴带来机会。
在上述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提供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迅速成长起来,并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力军。
“在三五年前,4PL还只是个概念,现在却已经风靡整个业界。”沈国康感慨道。他认为,传统的物流公司是重资产、劳务型的公司,主要提供仓储、运输等传统商贸物流服务;而第四方物流完全是轻资产、智力型公司,是头脑+电脑——他们没有仓库,也没有车,而是整合第三方物流资源,通过电脑指挥第三方物流。
与传统的3PL相比,4PL有能力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是集成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集成商。它不是简单地为企业客户的物流活动提供管理服务,而是通过对企业客户所处供应链的整个系统或行业物流的整个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后,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4PL本身并不能单独完成这个方案,而是要通过物流公司、技术公司等多类公司的协助才能实施。
自主化主导发展
物流业越发展,对信息化的依赖就越强。而满足个性需求带来的“随需应变”理念,更是将业务和信息技术融为一体,为企业提高速度、响应能力和盈利能力创造了新的机会。